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党群工作 >> 学习专栏 >> 正文

“两学一做”专题三:讲规矩,服从组织安排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17-10-12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讲规矩,服从组织安排之学习材料一:

守纪律讲规矩必须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

纪律是维护党组织凝聚力、号召力的有力武器,规矩是增强党员干部组织观念的有效手段。守纪律、讲规矩必须遵循组织程序、服从组织决定。

  一、守纪律讲规矩必须遵循组织程序

  “非规矩不能定方圆,非准绳不能正曲直。”守纪律讲规矩,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循组织程序。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昭告全党,“必须遵循组织程序,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,该汇报的汇报,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。”这既是对每一个党员的政治要求,也是确保全党集中统一的“硬规定”,还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上合格不合格的试金石。

  (一)树立程序意识

 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,只有意识树立了,行动才果断。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,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不断提高,不仅要求实体公正,而且更加注重程序公正。因此,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程序意识,真正做到懂程序、讲程序,按程序办事。

  (二)严格程序规范

  程序规范是党的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,严明纪律很重要的一条,就是严格按程序办事。经过多年的探索,我们党逐步建立起以党章为核心、较为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,在议事决策、干部任用、组织管理、党内监督等方面,明确了一系列具体的程序规范,有力推动了党内生活的民主化、程序化、制度化。这些程序规范既是严肃的纪律要求,也是推动各项制度规定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。从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的干群矛盾和群体事件来看,不少是由于程序不规范、工作不透明、办事不公开导致的。有些党员干部程序意识淡薄,遇到问题怕麻烦、图简单,热衷于“短平快”,随意简化程序,故意规避程序,该向上级报告的搞“瞒天过海”,该走组织程序的搞“化整为零”,该让群众知道的搞“暗箱操作”,这是十分有害的,必须坚决克服这样的问题,严格遵守程序规范。

  二、守纪律讲规矩必须服从组织决定

 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重申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。“必须服从组织决定,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,不得违背组织决定。”这样的严格要求,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。

  (一)正确对待个人和组织的关系

  组织的培养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依托。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固然有个人奋斗的因素起作用,但是没有组织的关心培养,个人进步就是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每一名党员干部与组织都是树叶与大树、水滴与江河的关系,树叶只有在大树之上,才能焕发生机,水滴  只有融入江河,才不会蒸发。我们应该抱着一颗感恩组织的心干好工作,不要问组织能给我什么,而要多考虑自己能为组织干些什么,回报组织的培养。

  (二)从心灵深处认同组织决定

  当前在领导干部队伍中,的确存在着个别领导干部对组织决定不服从,或者不完全服从的现象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表面服从。有的领导干部当面说一套,背后做另一套,表里不一。二是部分服从。对己有利的就服从,没利的不用谈,典型的选择性服从。三是暂时服从。迫于当前形势压力,采取等待、观望的态度。四是随众服从。因为大家都服从了,如果我不服从,我就变成孤家寡人,所以只好随众了。这几种现象都严重损害了党的纪律的严肃性。领导干部要树立组织意识,自觉地从内心深处去认同组织的决定,主动地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到党组织的决定上来。可以说,能否做到这点,是一个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。领导干部要时时心中有组织,相信组织、依靠组织、服从组织。

  (三)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和决定

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和决定,这是党员个人服从组织的最集中体现。对党的决议和政策,如有不同意见,可以按组织程序反映,但是在组织没有改变决定前,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挠、延缓、消极抵制决议的贯彻执行。领导干部在执行党的政策和决定时,一是要拿出踏石留印、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。坚持一分部署,九分落实;牢记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;要接地气,察实情,出实招;要抓实,再抓实。二是要有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。当前,我国正值各种社会矛盾多发期和凸显期,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,唯有具有“舍我其谁”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,方能涉险扬帆。习近平强调,干部就要有担当,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,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。这些重要论述,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并认真落实到各项工作中。

讲规矩,服从组织安排之学习材料二:

切实把握讲规矩有纪律的基本要求

讲规矩、有纪律,是检验党员是否服从组织领导、是否对党忠诚的有效途径,也是衡量合格共产党员的重要标准。

讲规矩有纪律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

“党不以规矩则乱,人不以规矩则废。”要求广大党员讲规矩、有纪律,首先就是要党员们用纪律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,明白哪些可以做、哪些不能做。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既是对之前系列活动的延展和深化,更是一次对于规矩、纪律的深入学习过程,也是广大党员自觉运用规矩、纪律标准对自身的一次检验,避免出现“心中无党纪、眼中无规矩”的现象,避免出现“错把权力当能力、错把公权当私权、错把利益关系当朋友关系、错把职务影响当人格魅力、错把潜规则当行为规范”的现象。就此层面而言,当前中央组织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必须把讲规矩、有纪律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。做合格共产党员是与讲规矩、有纪律相伴相随的,而理想信念则是讲规矩、有纪律的思想源泉和精神支柱,理想信念的树立为初始所在。试想,如果没有理想和信念,其结局必然无法摆脱规矩偏离、纪律动摇的后果。我们此次开展的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也是如此,就是要真正地树立和形成知晓规矩、认同规矩、遵守规矩、维护规矩、敬畏规矩的思想意识,增强自身防范风险、抵御风险的能力,明辨大是大非,真正忠诚于党、忠诚于组织、忠诚于人民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勇于面对问题,积极处理解决,在遇到真正考验的时候更要立场坚定地按规矩办事,按组织纪律办事,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讲规矩、守纪律,还应该在实践中把这个范围扩大。增强法律意识,不仅要积极学习党章和遵守党内的规矩和纪律,同样也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。只有在工作中真正把规矩和纪律放在重要位置,工作讲规矩、做事有纪律,才能充分展现自身的政治觉悟和价值追求。

讲规矩有纪律需要党性观念的持续锤炼

讲规矩、有纪律,本身就是提升党性修养的现实要求。在以党章为根本标准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和增强党性修养,极大地丰富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,这也是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的目标和追求,同时也是尊崇党章党规,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主要途径。一方面,讲规矩、有纪律就要在持续的理论学习中增强党性修养。党员要加强理论学习,包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,在现阶段,特别是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,不断用新的理论、观念武装自身,持续进行思想改造。党员如果在思想理念上模糊不清,对理论认识理解不深入,对规矩和纪律把握不准,必然会导致在工作实践中的方向偏颇,极易引发党性的弱化。另一方面,讲规矩、有纪律要不断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党性修养。关于党性修养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、志存高远,始终心系党、心系人民、心系国家,自觉坚持党性原则;要强化党的意识,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,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,做到忠诚于组织,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;要强化组织意识,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,是组织的一员,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,相信组织、依靠组织、服从组织,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,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。”社会实践活动是锤炼党性的重要平台,民主集中制指导下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增强党性修养、磨砺合格党员的熔炉。应该坚持把“讲诚信、懂规矩、守纪律”作为党内生活的常态,使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、组织纪律修养以及思想道德修养,最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,增强党性修养。只有经过长期、严格的党内生活环境的历练,才能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,铸就高尚的党性修养和党员品格。

讲规矩有纪律要坚持公道正派

公平公正、行事符合组织要求,是讲规矩、有纪律的核心所在,尤其体现在选人用人方面的公平公正,这也是最严格、最实在的规矩和纪律。做合格共产党员,就必须要把讲规矩、有纪律贯穿于工作的始终,在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也是如此。一个干部的选拔和任用,从最初的培养锻炼到后来的提拔使用,都离不开考核和管理、考察和监督的过程,而这一过程恰恰要有“规矩纪律”,所以与规矩和纪律是密切相关的,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过程来充分体现规矩和纪律,在遵守纪律的基础之上,依据规矩来选人用人,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和维持公正、做事公平、守护公道,坚决防范和抵制各种违背纪律、摒弃规矩的不正之风,真实而真正地做到在规矩面前平等、在纪律面前遵从,进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和提升公开选拔的公平、公正,避免“人情成分”的因素。俗话说“堤溃蚁穴”,同样道理,如果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中都脱离了讲规矩、有纪律的原则性要求,就会造成党员干部的心理失衡,进而形成思想上的涣散和分流,并使其逐步丧失人格、抛弃原则,最终导致为官上的失守。假如思想上松了,表现在行动上就会更加松散,所以一定要在讲规矩、有纪律的警戒之下,经常厘清和整理自身的思想观念,及时纠正和祛除违背组织原则的不良作风,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言论和行动,真正做到时刻在思想上讲规矩,有纪律的警戒线,并且在行为上时刻认清和明确这一界限,时刻铭记,事事坚持。

讲规矩有纪律关键在于从严律己

“做官先做人,做人先修身。”做合格共产党员的根本在于讲规矩、有纪律,其关键更是在于从严律己。从严律己,就是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,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,更要提升道德境界,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规范。正所谓“一点一滴见精神,一事一情有严实”,广大党员对于规矩和纪律的领会与把握不仅体现在大是大非上,更多的则表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小事小节之中,但是值得指出的是,越是细小的事情,越能真实地反映出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与内心、人品与作风。《尚书》中记载了一则小故事:周武王灭商之后,一时威望大增,四方朝贺。进贡国中有旅国进献獒一只,皮毛光滑、高大威猛、精通人事。召公见武王甚是喜爱,担心其玩物丧志,就竭尽全力奉劝武王远离此獒,修德慎行,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国家治理和保护人民之中,并写下“不矜细行,终累大德;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”,意思就是,如果不顾惜细小之处的修养,终将会严重地损害到大的德行,进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,故而从严律己尤为重要。也只有如此,才能牢记“公款姓公,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;公权为民,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”,努力做到公私分明。讲规矩、有纪律应该贯穿于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工作及生活的方方面面,尤其规矩更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、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的,只有严于律己,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和底线思维,才能防微杜渐,才能按规矩办事,才能真正遵守纪律,讲求实效,落在严处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讲规矩,服从组织安排之学习材料三:

严守党的纪律规矩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

—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,反复强调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。坚持严以律己,必须以反面典型为镜鉴,受警醒、明底线、知敬畏,始终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,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,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,做政治上的明白人。

一、充分认识反面典型违纪违法的严重危害,严肃党规党纪、坚决惩治腐败

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,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。能不能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,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央严肃查处了周永康、薄熙来、郭伯雄、徐才厚、令计划、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。这些人身居高位,政治蜕变,任人唯亲,擅权妄为,道德败坏,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了党的宗旨,极大损害了党的声誉,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,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。我省韩学键、隋凤富等腐败分子,利欲熏心、滥用职权,败坏了干部队伍形象,破坏了政治生态。省委惩治腐败的态度始终是鲜明的,对违纪违法案件毫不含糊,严厉查处腐败分子,纯洁净化党员干部队伍。经受住“四大考验”、防止“四大危险”,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,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,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、搞了腐败的人付出代价。

做政治上的明白人,就要明白反腐败是党心民心所向,任凭腐败蔓延就会亡党亡国,真反腐败才能兴党兴国。必须坚持从严管党治党,一把手要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,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把“两个责任”牢牢扛在肩上、抓在手上。必须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,落实中央新修订的巡视工作条例,在保证质量前提下,加快推进巡视全覆盖,切实解决失之于宽、失之于软的问题。必须始终保持高压反腐态势,不论涉及到谁、不论老案积案,都紧盯不放,特别是对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的要一查到底,绝不养痈遗患、姑息迁就,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。

二、认真剖析反面典型违纪违法的思想根源,保持政治定力、对党绝对忠诚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坚持对党绝对忠诚,必须对党高度信赖,做到热爱党、拥护党、永远跟党走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就要终生履行誓言,真正在党信党、在党言党、在党为党。

对党忠诚不是一阵子,而是一辈子。但凡腐败分子,不论是政治上变质、经济上贪婪,还是道德上堕落、生活上腐化,根子都是理想信念动摇,经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,人生方向迷失,突破道德底线,放纵各种欲望。从我省查办的腐败案件看,违纪违法者无不是从放松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改造开始的,理想追求严重偏移,信权信钱不信党,灵魂深处早已同党离心离德,所作所为与大庆精神、北大荒精神背道而驰。这些人自我膨胀、精神滑坡,位高就骄横、权重就妄为,丧失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。说到底是定力不足、党性不纯,心中根本没有党,没有党的纪律,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,视纪律规矩于无物,最终滑向腐败深渊。

做政治上的明白人,就要明白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就是对党不忠诚,出现腐败问题是迟早的事。要始终保持坚定信仰、坚强党性、为民情怀,做到对党绝对忠诚。必须坚定理想信念,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,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照思想,补足精神之“钙”,牢牢拧紧“总开关”,做到心无杂念、德无杂质、行不乱章,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。必须强化党性修养,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、大风大浪面前无所畏惧、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,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必须践行党的宗旨,贯彻群众路线,站稳群众立场,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,多做雪中送炭的事,做群众的贴心人。

三、深刻汲取反面典型违纪违法的沉痛教训,严守原则底线、维护党的团结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、肩负的任务越艰巨,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,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。破坏党内团结比经济贪婪腐败危害更大,只有严肃党的纪律、维护党的权威,党的事业才能顺利发展,反之就会遭受损失。

我们党历经风雨磨砺和重大考验,越来越成熟、越来越强大、越来越有战斗力,但仍必须时刻保持清醒、保持警惕,不能小视和轻视分裂党的行为。有的领导干部拉帮结派、结党营私,搞团团伙伙,严重破坏了党的团结统一;有的直接插手工程项目、土地开发、国有资产处置等,想怎么干就怎么干,把党的纪律丢在脑后,手中权力变成了捞取钱财的“魔杖”。我们要深刻汲取教训,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维护党的团结统一。

做政治上的明白人,就要明白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,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,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。必须严格遵守组织原则,坚决做到“四个服从”,自觉按程序规则用权办事,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,重大决策和事项按规定向组织汇报,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,切实维护组织权威。必须坚持正确用人导向,坚持五湖四海、任人唯贤,按照好干部标准,大力推进干部交流轮岗,畅通干部能上能下渠道,切实把政治强品德好、敢担当能干事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干部选用起来。必须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,发展纯洁健康的党内同志关系,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,政治原则上相互坚守、实际工作上相互支持、日常生活上相互关心,努力形成清清爽爽的工作环境。

四、经常进行反面典型违纪违法的警示反思,坚持严以律己、做到为政清廉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、自我约束、自我塑造,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。只有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,在思想上划出红线、在行为上明确界限,才能经得住诱惑、守得住底线。

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,关键取决于自己。我省注重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,让腐败分子写悔过书和反省材料,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配偶参观廉政教育基地、观看专题教育片,使他们受到警醒。但有的干部依然心存侥幸顶风上,仍在利用权力大捞好处。我省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都是目无法纪,大搞权钱交易、利益输送,受到了党纪国法严惩。这警示我们,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我放松,必须心存敬畏、手握戒尺,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。

做政治上的明白人,就要明白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的生命线、不可逾越的红线、必须坚守的底线,始终保持清正廉洁。必须敬畏权力、慎用尽责,以如临深渊、如履薄冰的谨慎,保持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的约束,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、不变质、不越轨。必须敬畏法纪、自觉约束,始终在法纪约束下履行职责、开展工作,严格按照规章和制度办事,自觉做到心中有法纪、言行合法度、办事依法规。必须敬畏人民、接受监督,牢记我们党来自于人民、根植于人民,坚持权为民用、情为民系、利为民谋,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和监督,经常检查自身缺点不足,从严从实要求自己,在服务群众中体现党的宗旨。